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邮件系统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论坛 >> 正文
略论电大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时间:2014年12月01日    作者:    编辑:陈晓蔚

略论电大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江年攀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福州,350003)

摘要:终身教育作为促进现代社会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一种共识和教育理念。推进终身学习除了理念的占位外,更需要具体的实践形式,通过具体的途径及手段的创新。电大教育作为终身教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三十年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已经向世人展示了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独特的地位与功能。大力发展电大教育,将有助于不断推进终身教育向深层次发展,发挥其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电大教育;终身教育、地位;作用

陈至立同志在纪念邓小平同志批示创办广播电视大学30周年暨推进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座谈会上指出:邓小平同志批示创办广播电视大学30年来,各级广播电视大学为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为我国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广播电视大学已经成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成为我国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陈至立的讲话,高度概括了电大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电大的办学理念融汇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一)终身教育思想的发端与其理念的形成及发展

终身教育的思想古今中外早就有之。二千多年前,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世人在生产劳动实践中也逐渐形成了“活到老,学到老”的认知。终身教育作为国际性的一种思潮和教育理念,最初形成于二十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70年代后,终身教育的思想几乎在世界范围内博得赞许,成为各国重新阐述教育、重新编写教育学和进行教育改革的指导原则。

终身教育理论、思潮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发端于古今中外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意识,更有着它本身的历史背景,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50年代下半期以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国家竞争加剧,现实的劳动力必须通过再教育和技能培训,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适应竞争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教育体系的缺陷面临着冲击和改革。二战以后,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不但注重物质生活的富足,也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品位,期望通过个人努力达到自我完善,实现更高层次、高品质的精神追求,这些靠一次性的学校教育是难以获得的。被誉为“终身教育的倡导者”和“终身教育之父”的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敏锐地觉察到传统教育的弊端,形成了改革旧教育、建立了新教育的设想。1965年12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巴黎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会议上,朗格朗阐述了自己终身教育的主张。1970年,朗格朗在其代表作《终身教育引论》中最早提出终身教育概念。他认为终身教育的涵义包括:教育应当贯穿人的一生,持续、系统的学习以适应终身发展的需求,并达成自我实现的目标。概而言之,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统合。”因此,他提出建立一个新的一体化教育体系:应当使教育从纵的方面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的方面连结个人和社会的各个侧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随时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国际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在其提交的《学会生存》报告中指出:“终身教育并不是一种教育制度,而是作为构建教育制度的组织全体的基础原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所长戴维认为,“终身教育是每个个人或集团,为提高其自身的生活质量,而通过每个个人的一生经历的一种人性的、社会的、职业的发展过程,这是在人生的各种阶段及生活领域,以带来启发及向上为目的的,并包括全部正规的、非正规的及不正规的学习过程在内的,综合和统一的理念。从内容上看,包括知识教育、情感教育、技能教育、生活教育、休闲教育和自我晚上教育等。终身教育极大地扩展了学习空间,扩到到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和各个不用领域。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大力倡导终身教育,在朗格朗发表《终身教育引论》之后,该组织出版了教育发展国际委员会的报告书《学会生存》(1972);联合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出版了它的研究报告书《回归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战略》(1973),使终身教育理论日益丰富,上述三本书被认为是70年代有关终身教育理论最重要的文献。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使终身教育思潮席卷全球,促进终身教育从理论向实践发展。

(二)电大办学理念融汇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1977年10月19日,邓小平同志会见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时,对英国利用电视等现代化手段办开放大学的做法十分赞赏。小平同志敏锐地意识到利用电视等现代化手段开创新的远程开放教育模式,是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一条途径。1978年2月6日,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办广播电视大学。

电大从诞生之日起,坚决贯彻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立足国情,学习借鉴外国远程开放教育的经验,自觉把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融入自己的办学实践中,提出电大要“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理念。中央电大和全国各级电大,汇流浩瀚,发挥全国系统的优势,致力于各类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在加快高等教育大众进程,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中的作用。

朗格朗认为,终生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它应包括终身教育的性质、终身教育的意义、终身教育的目的、终身教育的范围和内容、终身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以及终身教育的战略六大内容;他同时认为,教育是个人从生到死一生中继续的过程,因此要有一体化的教育体系。电大办学三十年来,坚持远程教育、终身教育的理论探讨,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客观和自觉地把终身教育的思想转化为电大的办学追求。现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葛道凯对电大办学理念做了高度的概括。他认为,电大要确立自己的大学理念,即核心价值;电大核心价值有三点:对社会讲是平民进步的阶梯;对教育来讲,电大是教育公平的砝码;对学习者来说,是增进动力的补给站,充实生活与解决困难的帮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全局,主动适应社会教育需求和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需求,按照建设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总目标,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方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手段,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发挥系统整体办学优势,有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坚持“扩大开放、保证质量、强化特色、打造品牌”的发展方针,为推进教育公平,构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电大教育的实践历程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一)电大初创时期高等教育的补偿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的制约,民众接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仍然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到国民科技文化水平和总体素质的提升,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改革开放之初,国民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精英教育,大学的殿堂对许多人而言乃渴望不可及。这种状况,基于当时的国家经济比较落后,教育投入严重短缺的基本国情。同时,文革十年多,本来可以上大学的数以百万计的学子失去上大学的机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办了广播电视大学。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电大初创时期,有效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通过文字、广播、电视、音像教材等媒体,利用远程教育形式,举办成人大专,主要采取业余和半脱产的学习形式,培养了一批国家急需各种应用型人才。据资料表明,电大1979年到1985年共招生六届、毕业三届。1982年7月,全国电大首届首批专科毕业生达到7.8万人,这个数字等于198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一半;82年电大首届工科毕业生总数9.2万,相当于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的53%;在校生最多的1985年达到(指通过成人高考入学的全科生)67.36万人,相当于同期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39.6%和39%。80年代后期全国电大首次毕业生追踪调查对电大1982、1983和1985届共321899名毕业生的质量及用人单位的评价进行大范围抽样统计分析,全国电大毕业生质量是好的。用人单位对电大毕业生总评价为信任和比较信任的比例高达86.2%。电大这种补偿性的教育一定程度缓解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圆了许多人的大学梦,深受失去正规全日制高等教育人群的欢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托尼·贝茨博士说过:“开办远程教育的理由,主要是为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进入正规学校、学院或大学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在当时中国,充分发挥电大教育的优势,把教育资源送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扩大弱势群体的教育面,改善高等教育布局,不断提高基层和边少地区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这无疑是重要的。

(二)电大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的办学实践

电大从创办伊始、服务对象就覆盖了两部分人,其一是需要进修提高的在职成人;其二是未就业的社会知识青年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也就是对在职人和新生劳动力的培养。出于对人才培养的考虑,电大实行了“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的办学实践。既有成人大专、也有成人中专、大专普通班、注册视听生、开放教育本专科教育等等。电大与无数的基层行业和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办学关系,行业、企业为自己职工提高知识和能力办电大几乎遍布中国。电大与许多知名高校合作开办开放教育本科,利用普通高校教育资源为开放教育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电大注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并举,致力打通电大教育延伸农村的通道。也许有人怀疑电大的能力和能量,事实上,电大办学三十年来,高等学历的毕业生已超过600万人,非学历培训4000万人次。电大办学有益探索和实践,为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电大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教育的意义讲,终身教育体系应该是包容了各类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一个非常庞大和繁杂的体系。朗格朗在其《终身教育引论》指出:“教育和训练的进程并不随着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每个人在个性的各方面——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社会交往的方面,总之是在创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禀赋和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正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和研究,通过实习培训,人才会有更大的潜在可能性去有效地、应付自如地迎接他一生中遇到的各种挑战。”解读朗格朗的话,终身教育应该是除了学校教育外,为适应社会和生活所能接受的一切教育和培训,是“起始于生命之初,终止于生命之未”的教育。因此,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最大和最终目标就是能够满足人民学习和训练的要求。

电大远程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以计算机网络传播教育信息为标志的第三代远程教育时代,开辟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新天地。它以卫星网络、计算机网络、系统组织网络为支撑,形成了“三网合一”为支撑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创造了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并最大限度满足了学习者多种学习需求的学习环境。现代远程教育以其独特开放性、实时性、交互性、自主性、灵活性、共享性、终身性的特点,改革了传统教育的形式和局限,为终身教育展示了全新的教育平台,为教育的大众化和终身学习开辟了新的途径和空间。

电大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不能完全涵盖终身教育的全部,但是它的实践过程和努力至少凸显了它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发挥的作用:

第一、在教育服务对象层面上,电大奉行的是“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农村、面向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的服务理念。电大三十年的办学,培养600多万大专以上的毕业生,4000多万人次接受了培训,对象3/4是市县以下的学员;现在又提出“扩大开放,向下延伸”目标,开展并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体现了终身教育推动教育民主、实现教育公平的主张。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是建立在教育民主化和普及化的理想之上,主张把平等的教育机会给予每一个人以及人生的每个阶段。电大实施教育服务,特别是高等教育服务,有效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公平的进程,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二、在教育服务能力层面上,电大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依靠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支撑,通过延伸到市县(部分到乡)行政区域的系统组织网络,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电大现代远程教育的教育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时空、学习方法的开放,最大限度满足了现阶段社会不同需求和学习者的需要,遍布全国的电大系统组织网络,对学习者的教学指导、辅导和人性化的服务,使得“不是选择合适教育教育的人,而是提供合适人的教育”的现代教育服务理念得到实现。

第三、在教育手段与功能层面上,电大现代远程教育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集聚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卫星和互联网构建了教学支持平台,为学习者提供自主、自由学习的广阔天地。电大现代远程教育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确立了“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教学模式,以交互式、自选式的学习,扬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生了质的改变,极大地挖掘了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潜质。同时,电大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社会的成员的学习需要,为社会求学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其在时空上、教育资源上、教学手段以及学习方式上,为学习者创造了学习机会。

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把“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重视和发展电大远程教育,提升电大内涵建设的质量,进一步确立和发挥电大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对国家、对社会、对国民、对电大本身而言,无疑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在纪念邓小平同志批示创办广播电视大学30周年暨推进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31日.

【2】[法]保罗·朗格朗著,周照南译.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3】李桂云.以新的思路发展电大开放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6(10)下.

【4】窦梦茹,刘莉.开放远程教育的新进展、新趋势、新使命[J].中国远程教育,2008(11).

【5】颂橘,芬人.电大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远程教育,2008(1).

【6】蔡亮光.论远程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角色空位与功能作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

【7】张宝贵.关于建设终身教育体系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研究[J].成人教育学刊,2009(2).

© 欧亿体育 
地址:福建 福州桂山路109号 邮编:350013
E-mail:webmaster@fjrtvu.edu.cn
[闽ICP备09037294号-6]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41号